“金点子”精选
详细信息
标题 关于多策并举助力济南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内容 关于多策并举助力济南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作为山东子弟,特别是新济南人(原莱芜人),曾经在济南求学多年,我对济南的感情深厚,希望济南能在新时代实现新飞跃,重返二十多年前在全国城市中的前列地位。    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居于全国前列(至少前15),是副省级省会城市,济南军区、人行济南分行等全国性区域中心地位突出(辖区是山东河南两省),交通便利、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当时有“山东的路、广东的桥”等称谓。以高等教育为例,当时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都是全国名校,其中山东大学综合排名全国前十,其文史哲、数学等学科居全国前列。再以知名企业为例,当时的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趵突泉啤酒、浪潮电子、元首针织、济南钢铁等享誉全国。说句实在话,最近十多年,济南发展速度慢了,被南方的诸多城市赶超了。但是,我们山东人不服输、不认输,相信我们的经济、文化、科技基础还在,我们的精气神还在,济南将大有希望、山东将大有希望!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社会形象。现在在网络等新媒体上,济南乃至山东的形象已大不如前,“黑”济南、“黑”山东的现象较多,“鲁性”山东人成了傻大黑粗等代名词。“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夸,不能一味的谦虚甚至贬低自己,这样那些外地人很可能就因此认为“济南乃至山东不行了”。要下大力气推进宣传方式方法的创新,向全国、全世界充分展示山东之美、之精、之优、之强、之能,不断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形象,夯实吸引人才的外在基础。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济南的基础设施落后了,尤其是机场、地铁、高铁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南京、成都、武汉等副省级省会城市。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基础设施建设过富日子,砸重金及早把济南、山东的基础设施提上去。要及早把济南的地铁修建好、修建全、修建多,彻底改变济南“首堵”之形象。济南机场要加大投入,力争达到4F级,要把地铁修至飞机场。要及早形成济南“米”字形高铁网,成为北方新的交通枢纽。    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在全国的区域发展地位。作为经济全国第三大省、北方第一大省,山东没有一个全国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央企总部。在这方面济南是与成都、武汉不能比的,更不用说广州、深圳了。要趁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契机,积极主动申请央企总部、著名高校搬迁至济南,比如中国建筑、中国石化等,济南离北京也不远,而且高铁直达,可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央企总部、著名高校入驻济南。比如可争取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可在济南雪野湖划定新的大学城,那儿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将有高铁站直达机场。    四是加大教育提升力度,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山东是教育大省,特别是基础教育,可以说是最强、最大的教育省份。山东高考之难冠绝全国,山东人考研、考公人数之多、上岸率之高也是冠绝全国。但是,山东的高等教育却不强,山大、中海洋都不是全国前十高校。武汉、成都、南京、杭州、广州以及上海、北京,这些城市之所以发达,都是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做支撑的。济南最好能够引进一所985高校,比如中海洋(济南校区)等,这样就能和山大形成良性竞争,进而助力济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研发和人才吸引力度,着力改善济南高新技术发展水平。说到底,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人,特别是数量多、质量优的人才。这也是深圳、上海等城市抢人的原因之一。济南首先要立足山东,只要能把山东自己的人才吸引住、吸引来、吸引好,那在全国的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生产的人才真的是又多又好又强,硕士学历以毕业生上人员数绝对占全国的10%以上,甚至夸张到20%。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山东籍的硕士研究生数占比为21%,博士为24%。有人才才能有研发,才能出有好产品、好服务、好企业。    期待新济南越来越好!新山东越来越好!
编号 YJSLY20211200086 提交时间 2021-12-15 10:56:16
“金点子”精选
详细信息
标题 关于多策并举助力济南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内容 关于多策并举助力济南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作为山东子弟,特别是新济南人(原莱芜人),曾经在济南求学多年,我对济南的感情深厚,希望济南能在新时代实现新飞跃,重返二十多年前在全国城市中的前列地位。    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居于全国前列(至少前15),是副省级省会城市,济南军区、人行济南分行等全国性区域中心地位突出(辖区是山东河南两省),交通便利、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当时有“山东的路、广东的桥”等称谓。以高等教育为例,当时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都是全国名校,其中山东大学综合排名全国前十,其文史哲、数学等学科居全国前列。再以知名企业为例,当时的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趵突泉啤酒、浪潮电子、元首针织、济南钢铁等享誉全国。说句实在话,最近十多年,济南发展速度慢了,被南方的诸多城市赶超了。但是,我们山东人不服输、不认输,相信我们的经济、文化、科技基础还在,我们的精气神还在,济南将大有希望、山东将大有希望!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社会形象。现在在网络等新媒体上,济南乃至山东的形象已大不如前,“黑”济南、“黑”山东的现象较多,“鲁性”山东人成了傻大黑粗等代名词。“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夸,不能一味的谦虚甚至贬低自己,这样那些外地人很可能就因此认为“济南乃至山东不行了”。要下大力气推进宣传方式方法的创新,向全国、全世界充分展示山东之美、之精、之优、之强、之能,不断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形象,夯实吸引人才的外在基础。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济南的基础设施落后了,尤其是机场、地铁、高铁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南京、成都、武汉等副省级省会城市。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基础设施建设过富日子,砸重金及早把济南、山东的基础设施提上去。要及早把济南的地铁修建好、修建全、修建多,彻底改变济南“首堵”之形象。济南机场要加大投入,力争达到4F级,要把地铁修至飞机场。要及早形成济南“米”字形高铁网,成为北方新的交通枢纽。    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在全国的区域发展地位。作为经济全国第三大省、北方第一大省,山东没有一个全国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央企总部。在这方面济南是与成都、武汉不能比的,更不用说广州、深圳了。要趁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契机,积极主动申请央企总部、著名高校搬迁至济南,比如中国建筑、中国石化等,济南离北京也不远,而且高铁直达,可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央企总部、著名高校入驻济南。比如可争取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可在济南雪野湖划定新的大学城,那儿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将有高铁站直达机场。    四是加大教育提升力度,着力改善济南乃至山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山东是教育大省,特别是基础教育,可以说是最强、最大的教育省份。山东高考之难冠绝全国,山东人考研、考公人数之多、上岸率之高也是冠绝全国。但是,山东的高等教育却不强,山大、中海洋都不是全国前十高校。武汉、成都、南京、杭州、广州以及上海、北京,这些城市之所以发达,都是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做支撑的。济南最好能够引进一所985高校,比如中海洋(济南校区)等,这样就能和山大形成良性竞争,进而助力济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研发和人才吸引力度,着力改善济南高新技术发展水平。说到底,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人,特别是数量多、质量优的人才。这也是深圳、上海等城市抢人的原因之一。济南首先要立足山东,只要能把山东自己的人才吸引住、吸引来、吸引好,那在全国的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生产的人才真的是又多又好又强,硕士学历以毕业生上人员数绝对占全国的10%以上,甚至夸张到20%。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山东籍的硕士研究生数占比为21%,博士为24%。有人才才能有研发,才能出有好产品、好服务、好企业。    期待新济南越来越好!新山东越来越好!
编号 YJSLY20211200086 提交时间 2021-12-15 10: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