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四五”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政策解读
打印
来源: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2-12-30
现将《济南市“十四五”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公共资源交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该领域发展规划,一方面,对我市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做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域改革,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等,从而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基于以上背景,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决策依据
结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发改法规规〔2022〕1117号)等政策文件精神,加强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及省、市有关规划的有机衔接,通过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总结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取得的经验和不足,加强与行业部门、交易中心、市场主体、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收集、梳理各类建议50余条,切实摸清市场主体发展诉求,有力保障了规划决策。
三、出台目的
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目标,通过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深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动形成更加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进一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更加公平公正、阳光高效。
四、重要举措
《规划》共四章,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以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运行机制日益健全,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平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推进,服务提质增效成效显著,监督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多头监管与监管缺失并存、部分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充分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强化监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该章节重点结合“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四项原则,提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目标,即:“十四五”末,初步建成立足济南、带动全省、辐射沿黄、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到2035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全面建成,在全国尤其是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充分凸显。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该章节作为规划主体部分,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总体目标,提出了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提高数字化水平、提升便利化服务、推动规范化运行和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5大重点领域任务。其中,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聚焦扩大平台覆盖范围、破除市场隐性壁垒、优化信息发布获取、促进跨区域跨平台交易等4项任务;提高数字化水平方面,以提升交易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规范标准和强化信息安全防护为抓手推进;提升便利化服务方面,侧重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创新综合服务供给等任务;推动规范化运行方面,主要是做好“3个监管、4个协同、若干机制”交易监管,包括协同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内容;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创新提出了研究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建立健全“2+2+3+N”政策制度体系、“一协会多中心”组织保障、积极培育沿黄九市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市场等内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拟重点开展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保障措施。该章节重点围绕组织管理、要素保障、督促落实、舆论宣传等方面,强调推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督查推进工作体系,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夯实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基础,营造良好氛围环境。
五、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王程 0531-5170710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