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1000041888720/2022-00315 | 主题分类: | 林业,政府组成部门 |
---|---|---|---|
成文日期: | 2022-06-21 | 发布日期: | 2022-06-24 |
发布机关: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印发《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济园林字〔2022〕30号 | 有 效 性: | 0 |
发布机关: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
主题分类: | 林业,政府组成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2-06-21 |
发布日期: | 2022-06-24 |
发布机关: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印发《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济园林字〔2022〕30号 |
有 效 性: | 0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印发《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的通知
济园林字〔2022〕30号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主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2022年6月21日
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
为加快推进我市园林和林业绿化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和省政府关于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利用国土“三调”、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成果和永久基本农田数据等资料,统筹考虑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全面准确摸清我市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底数,为科学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奠定基础。
二、优化树种选择。坚持“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原则,优先采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审慎使用外来树种,提倡使用多样化树种营造混交林。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生态与经济并重,选用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且自然寿命长的碳汇树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湖库周边等区域,选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等防护功能强的树种;农村“四旁”,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居民区周边绿化要兼顾群众健康因素,避免选用易致人体过敏的树种,减少使用飘絮树种。
三、规范编制作业设计。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绿化项目,要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编制作业设计或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对用地、用水、树种选择、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严格监督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对绿化的占用,确需占用的,要帮助优化项目方案,缩短临时占绿时间,压减临时占绿范围。社会普遍关心且政府主导的重大绿化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四、科学选择绿化方式。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充分利用城乡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推广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树种。加大城乡公园绿地建设力度,推进立体绿化,完善居住区绿化,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园体系。编制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导则及负面清单,指导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品质。严防栽植“断头树”,除必须截干栽植的树种外,实施全冠苗造林绿化。严格控制城市绿地中使用苗木规格。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树木,避免大规模更换行道树,禁止过度修剪、“大树抹头”。尊重自然规律,严禁脱离实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五、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在南部山区,对25度以上陡坡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地科学实施生态修复,加快疏林地补植、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有序实施森林抚育,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在北部区域,加强沿黄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裸土绿化治理,对断带林、残次林,采取补植、改造、抚育等修复措施,提高生态景观效果;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强化湿地公园保护提升,丰富生物多样性,加快打造黄河绿色生态走廊。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搞好蓝绿空间布局,科学选择树种,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和公园绿道体系;推进湿地保护和各类绿地建设,打造可观可感可亲近的自然生境和生态生产生活相适宜的绿色空间。
六、全面提高绿化质量。强化绿化施工和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对用苗、整地、栽植等各环节监督,充分保护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毁坏表土、全垦整地等,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抓好造林绿化集水、节水、保水措施落实。
七、强化森林抚育经营。加强未成林造林地、低质低效林、天然林稀疏林分的封山育林和中幼龄林的森林抚育,综合采取间伐修枝、择伐改造、补植套种、割灌除草等人工措施,引导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坚持对新造幼林地实行3年期管护,将未成林造林地巡护纳入生态护林员职责范围。大力支持平阴玫瑰、商河花卉、南山核桃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监管,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八、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能力建设,完善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强化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监测预报、绿色防治、应急处置水平。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保护修复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健全完善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制度,原则上不允许移植古树名木,对濒危和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
九、强化资源监督管理。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济南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乱砍滥伐、非法开垦、非法侵占林地和毁绿占绿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组织开展森林督查、城市园林专项检查等森林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十、完善绿化监测评价。完整留存造林前后影像资料,健全完善绿化任务和绿化成果落地、上图、入库制度,加强造林作业设计编制、施工、检查验收全过程监管。完善城市绿地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区县绿地规划建设、园林成果保护等实施监测评价。积极推进智慧园林、智慧林业建设,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管系统,全面监测评价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状况变化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成效。
各区县园林和林业绿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科学绿化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严格绩效管理,推动科学绿化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