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7-24 00:0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超大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7月24日

  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14年12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温泉之都”。为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打造“天下泉城”城市品牌,市政府确定,在全市开展“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我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总体目标,全面打造“天下泉城”城市品牌,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和温泉特色,深入开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利用3年时间,建设8处高标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打造1—3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推动4处特色温泉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高端温泉项目开发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温泉产业。同时,积极做好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工作,不断加大业务指导和环境监管力度,促进地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努力将我市建成泉水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作用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国温泉之都”。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根据上级有关要求,2015年编制完成我市“中国温泉之都”发展建设总体规划,从勘查、开发、管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规划地热利用时序、空间布局等,深入论证全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对“中国温泉之都”建设的可持续支撑程度,确保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温泉资源。开展平阴县玫瑰镇大孙庄氡泉资源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合理开发高氡含量复合型温泉资源创造条件。同时,结合我市实施北跨、西进战略,在北部、西部地区开展地热地质勘查,查清地热温泉赋存条件,2016年底前完成孔隙型砂岩热储、裂隙型岩溶热储等勘查工作。(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平阴县、商河县、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政府。首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根据我市地热资源分布特点,重点打造“一带两镇三区”开发格局,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一带”:围绕我市温泉分布区域,打造连贯我市北—东—中—西(商河县—济阳县—章丘市—历城区—天桥区—槐荫区—平阴县)的沿黄温泉旅游观光带;“两镇”:建设以商河温泉基地、槐荫融汇温泉为依托的特色温泉小镇;“三区”:以商河县、济阳县地热资源为主打造北部地热供暖示范区,以历城区、章丘市地热资源为主打造东部温泉休闲示范区,以天桥区、槐荫区、平阴县地热资源为主打造中西部温泉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政府)

  (三)落实监管措施,规范开发利用秩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排查我市地热开发利用情况,依法整治非法开采地热资源行为。加快商河县、天桥区、槐荫区、长清区具备条件的地热井出让工作,2015年底前完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价款评估报告等编制工作,2016年底前完成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污染防治,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税收优惠、土地取得、金融优惠、配套设施建设、浅层地温能财政补贴等方面研究制定地热及浅层地温能开发相关鼓励政策,推动温泉产业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安监局、发改委、财政局、物价局、国税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四)开展技术研究,提高开发管理科技化水平。2015年选择1—2处温泉供暖小区建立示范性、科研型回灌井,探索完善回灌模式、成井工艺、操作流程、监管方法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回灌规程,2016年全面开展地热尾水回灌工作,力争2017年回灌率达到80%以上。以现有地热远程动态监测系统为基础,开展水质、水温、水位等动态监测工作,深入研究地热资源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并建立地热监测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地热开发与泉水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论证温泉与冷泉的成因关系、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水文联系及开采影响程度等,合理划定地热开发禁止区。(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城市园林局,商河县、济阳县、历城区政府)

  (五)突出特色效应,打造一批示范工程。根据我市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建设商河县裕都住宅小区供暖示范工程、济钢温泉度假村疗养示范工程等8个地热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具体项目情况详见附件)。在槐荫、天桥、历城等区建设1—3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带动我市浅层地温能有效利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平阴县玫瑰镇大孙庄氡温泉建设以理疗为主、休闲为辅的高标准疗养温泉;依托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的融汇温泉、章丘市枣园镇的桃花山温泉、天桥区桑梓店镇的温泉建设集温泉休闲、会务、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高档度假休闲项目。(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章丘市、平阴县、商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政府)

  (六)开设门户网站,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尽快启动我市“中国温泉之都”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温泉文化宣传、交流、互动平台,健全推介温泉资源条件、弘扬温泉文化、推动招商引资、解读相关政策等功能,力争2016年10月建成运行。开展“中国温泉之都”专题宣传片拍摄工作,举办我市“中国温泉之都”发展建设研讨会,邀请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和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等专业机构及温泉开发知名企业参会,进一步扩大我市建设“中国温泉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旅游局、城市园林局、商务局)

  三、实施步骤

  (一)基础工作阶段(2015年底前)。启动“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温泉发展建设规划,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开发利用秩序,全面实施动员部署,为科学有序推进“中国温泉之都”建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攻坚阶段(2016年)。制定完善温泉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监测、回灌等基础性研究,完成门户网站建设,拍摄专题宣传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完善提升阶段(2017年)。建成一批特色温泉旅游、休闲示范项目,举办地热资源利用研讨会,全面总结推广地热回灌等相关技术,完善监测、监管等制度,推动地热开发、保护、管理规范化,全面提升“中国温泉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相关工作有效推进。市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指导,互相支持配合,形成推进合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拓宽融资渠道。在有效利用地方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力实施温泉开发招商引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温泉开发利用社会资金参与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温泉投资开发新机制。

  (三)强化督导检查。市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根据各阶段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加大督导、协调和推进力度。同时,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及时推广具有济南特色的温泉开发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我市温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媒介,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充分了解“中国温泉之都”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积极支持、参与专项行动,聚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新形象,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附件

  济南市温泉示范项目一览表

 

顺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区县

基本情况

改造建设内容

示范作用

项目效益

备注

1

商河县裕都住宅小区供暖示范工程

商河县

地热供暖面积5万平方米,现已施工1口地热井、1口回灌井。

采用梯级换热等先进技术和热泵等先进设备进行供暖,建立健全供暖管理规章制度。

为地热供暖工程提供管理、设备、工艺方面的示范。

年节煤1700吨,减排二氧化碳4058吨、二氧化硫29吨。

 

2

济阳海棠湾(国际)温泉度假示范工程

济阳县

集温泉洗浴、住宿、餐饮、会务、健身、度假、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正在建设8000平方米室内外温泉泡池及各类套房220间。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建成高档次康乐示范项目,做好周边交通绿化配套等工作,积极开展旅游景区星级评定,为我市北部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在温泉休闲度假方面提供示范。

预计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3

商河县温泉基地康乐示范工程

商河县

占地面积403公顷建设大型室内SPA(健康水疗)池、标准泳池、亲亲鱼池、温泉死海漂浮浴等功能各异的温泉汤池60余个。

扩大基地温泉休闲设施规模,争取达到日接待能力2000人次,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开展4A级酒店评级及2A级旅游评级工作,安装尾水处理设备并确保达标排放。

在我市北部地区提供室外温泉休闲、会议、餐饮方面的示范。

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产值3285万元。

 

4

槐荫区温泉渔业养殖示范工程

槐荫区

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和市淡水渔业养殖所利用地热资源实施渔业养殖项目,建设国家级地热罗非鱼良种场3.6万平方米、地热锦鲤养殖设施1200平方米,培育优良锦鲤品种。

进一步挖掘利用地热资源实施渔业养殖的发展潜力和科研价值,打造华东地区特色鲜明的温泉养殖示范工程。

为温泉特色渔业养殖提供示范。

淡水优良品种(罗非鱼、淡水鲳)引进与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年产值600万元。

 

5

商河县温泉国际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商河县

占地面积403公顷,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项目包括温泉度假村和休闲养生、商务办公等设施。

加快项目进度,按照国内一流温泉度假村标准实施温泉地产开发,形成温泉城市综合体。

在温泉开发形式、建设标准、温泉地产等配套利用方面提供示范。

预计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洗浴休闲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带动温泉地产、旅游等收入3.5亿元。

 

6

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科技示范工程

商河县

该工程建有1.5万平方米温泉智能温室,种植名贵花卉。现已被评为双A级温泉旅游观光景点,并建有温泉农业培训学校。

利用泉宣传片等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挖掘温泉种植、采摘、培训等方面的潜力,丰富旅游服务方式。

在温泉种植、旅游服务方面提供示范。

年产花卉98万株,远销北京、上海、天津、云南、青岛等地,实现年产值4300万元。

 

7

商河县旭润新城回灌示范工程

商河县

项目占地7.99万平方米,共有建筑34栋,地热供暖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末端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建设回灌井,安装相关设备进行地热尾水回灌,避免环境污染。通过项目实施总结我市回灌工作经验,建立完善回灌管理制度。

为我市地热回灌工程提供设备安装、回灌井施工工艺、回灌管理等方面的示范。

年节约标煤2098吨,减排二氧化碳5007吨、二氧化硫36吨。

 

8

济钢温泉度假村疗养示范工程

历城区

济钢温泉度假村地热水质独特,富含锂等16种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元素,建有温泉水疗系统,可同时容纳百余人理疗洗浴。

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温泉疗养场所,实施室外绿化配套施工,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疗养示范工程。

在温泉疗养方面提供示范。

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7月24日

  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14年12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温泉之都”。为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打造“天下泉城”城市品牌,市政府确定,在全市开展“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我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总体目标,全面打造“天下泉城”城市品牌,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和温泉特色,深入开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利用3年时间,建设8处高标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打造1—3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推动4处特色温泉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高端温泉项目开发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温泉产业。同时,积极做好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工作,不断加大业务指导和环境监管力度,促进地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努力将我市建成泉水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作用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国温泉之都”。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根据上级有关要求,2015年编制完成我市“中国温泉之都”发展建设总体规划,从勘查、开发、管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规划地热利用时序、空间布局等,深入论证全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对“中国温泉之都”建设的可持续支撑程度,确保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温泉资源。开展平阴县玫瑰镇大孙庄氡泉资源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合理开发高氡含量复合型温泉资源创造条件。同时,结合我市实施北跨、西进战略,在北部、西部地区开展地热地质勘查,查清地热温泉赋存条件,2016年底前完成孔隙型砂岩热储、裂隙型岩溶热储等勘查工作。(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平阴县、商河县、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政府。首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根据我市地热资源分布特点,重点打造“一带两镇三区”开发格局,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一带”:围绕我市温泉分布区域,打造连贯我市北—东—中—西(商河县—济阳县—章丘市—历城区—天桥区—槐荫区—平阴县)的沿黄温泉旅游观光带;“两镇”:建设以商河温泉基地、槐荫融汇温泉为依托的特色温泉小镇;“三区”:以商河县、济阳县地热资源为主打造北部地热供暖示范区,以历城区、章丘市地热资源为主打造东部温泉休闲示范区,以天桥区、槐荫区、平阴县地热资源为主打造中西部温泉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政府)

  (三)落实监管措施,规范开发利用秩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排查我市地热开发利用情况,依法整治非法开采地热资源行为。加快商河县、天桥区、槐荫区、长清区具备条件的地热井出让工作,2015年底前完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价款评估报告等编制工作,2016年底前完成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污染防治,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税收优惠、土地取得、金融优惠、配套设施建设、浅层地温能财政补贴等方面研究制定地热及浅层地温能开发相关鼓励政策,推动温泉产业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安监局、发改委、财政局、物价局、国税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四)开展技术研究,提高开发管理科技化水平。2015年选择1—2处温泉供暖小区建立示范性、科研型回灌井,探索完善回灌模式、成井工艺、操作流程、监管方法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回灌规程,2016年全面开展地热尾水回灌工作,力争2017年回灌率达到80%以上。以现有地热远程动态监测系统为基础,开展水质、水温、水位等动态监测工作,深入研究地热资源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并建立地热监测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地热开发与泉水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论证温泉与冷泉的成因关系、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水文联系及开采影响程度等,合理划定地热开发禁止区。(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城市园林局,商河县、济阳县、历城区政府)

  (五)突出特色效应,打造一批示范工程。根据我市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建设商河县裕都住宅小区供暖示范工程、济钢温泉度假村疗养示范工程等8个地热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具体项目情况详见附件)。在槐荫、天桥、历城等区建设1—3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带动我市浅层地温能有效利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平阴县玫瑰镇大孙庄氡温泉建设以理疗为主、休闲为辅的高标准疗养温泉;依托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的融汇温泉、章丘市枣园镇的桃花山温泉、天桥区桑梓店镇的温泉建设集温泉休闲、会务、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高档度假休闲项目。(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章丘市、平阴县、商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政府)

  (六)开设门户网站,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尽快启动我市“中国温泉之都”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温泉文化宣传、交流、互动平台,健全推介温泉资源条件、弘扬温泉文化、推动招商引资、解读相关政策等功能,力争2016年10月建成运行。开展“中国温泉之都”专题宣传片拍摄工作,举办我市“中国温泉之都”发展建设研讨会,邀请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和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等专业机构及温泉开发知名企业参会,进一步扩大我市建设“中国温泉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旅游局、城市园林局、商务局)

  三、实施步骤

  (一)基础工作阶段(2015年底前)。启动“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温泉发展建设规划,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开发利用秩序,全面实施动员部署,为科学有序推进“中国温泉之都”建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攻坚阶段(2016年)。制定完善温泉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监测、回灌等基础性研究,完成门户网站建设,拍摄专题宣传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完善提升阶段(2017年)。建成一批特色温泉旅游、休闲示范项目,举办地热资源利用研讨会,全面总结推广地热回灌等相关技术,完善监测、监管等制度,推动地热开发、保护、管理规范化,全面提升“中国温泉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中国温泉之都”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相关工作有效推进。市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指导,互相支持配合,形成推进合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拓宽融资渠道。在有效利用地方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力实施温泉开发招商引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温泉开发利用社会资金参与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温泉投资开发新机制。

  (三)强化督导检查。市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根据各阶段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加大督导、协调和推进力度。同时,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及时推广具有济南特色的温泉开发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我市温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媒介,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充分了解“中国温泉之都”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积极支持、参与专项行动,聚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新形象,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附件

  济南市温泉示范项目一览表

 

顺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区县

基本情况

改造建设内容

示范作用

项目效益

备注

1

商河县裕都住宅小区供暖示范工程

商河县

地热供暖面积5万平方米,现已施工1口地热井、1口回灌井。

采用梯级换热等先进技术和热泵等先进设备进行供暖,建立健全供暖管理规章制度。

为地热供暖工程提供管理、设备、工艺方面的示范。

年节煤1700吨,减排二氧化碳4058吨、二氧化硫29吨。

 

2

济阳海棠湾(国际)温泉度假示范工程

济阳县

集温泉洗浴、住宿、餐饮、会务、健身、度假、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正在建设8000平方米室内外温泉泡池及各类套房220间。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建成高档次康乐示范项目,做好周边交通绿化配套等工作,积极开展旅游景区星级评定,为我市北部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在温泉休闲度假方面提供示范。

预计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3

商河县温泉基地康乐示范工程

商河县

占地面积403公顷建设大型室内SPA(健康水疗)池、标准泳池、亲亲鱼池、温泉死海漂浮浴等功能各异的温泉汤池60余个。

扩大基地温泉休闲设施规模,争取达到日接待能力2000人次,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开展4A级酒店评级及2A级旅游评级工作,安装尾水处理设备并确保达标排放。

在我市北部地区提供室外温泉休闲、会议、餐饮方面的示范。

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产值3285万元。

 

4

槐荫区温泉渔业养殖示范工程

槐荫区

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和市淡水渔业养殖所利用地热资源实施渔业养殖项目,建设国家级地热罗非鱼良种场3.6万平方米、地热锦鲤养殖设施1200平方米,培育优良锦鲤品种。

进一步挖掘利用地热资源实施渔业养殖的发展潜力和科研价值,打造华东地区特色鲜明的温泉养殖示范工程。

为温泉特色渔业养殖提供示范。

淡水优良品种(罗非鱼、淡水鲳)引进与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年产值600万元。

 

5

商河县温泉国际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商河县

占地面积403公顷,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项目包括温泉度假村和休闲养生、商务办公等设施。

加快项目进度,按照国内一流温泉度假村标准实施温泉地产开发,形成温泉城市综合体。

在温泉开发形式、建设标准、温泉地产等配套利用方面提供示范。

预计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洗浴休闲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带动温泉地产、旅游等收入3.5亿元。

 

6

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科技示范工程

商河县

该工程建有1.5万平方米温泉智能温室,种植名贵花卉。现已被评为双A级温泉旅游观光景点,并建有温泉农业培训学校。

利用泉宣传片等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挖掘温泉种植、采摘、培训等方面的潜力,丰富旅游服务方式。

在温泉种植、旅游服务方面提供示范。

年产花卉98万株,远销北京、上海、天津、云南、青岛等地,实现年产值4300万元。

 

7

商河县旭润新城回灌示范工程

商河县

项目占地7.99万平方米,共有建筑34栋,地热供暖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末端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建设回灌井,安装相关设备进行地热尾水回灌,避免环境污染。通过项目实施总结我市回灌工作经验,建立完善回灌管理制度。

为我市地热回灌工程提供设备安装、回灌井施工工艺、回灌管理等方面的示范。

年节约标煤2098吨,减排二氧化碳5007吨、二氧化硫36吨。

 

8

济钢温泉度假村疗养示范工程

历城区

济钢温泉度假村地热水质独特,富含锂等16种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元素,建有温泉水疗系统,可同时容纳百余人理疗洗浴。

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温泉疗养场所,实施室外绿化配套施工,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疗养示范工程。

在温泉疗养方面提供示范。

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

 

【点击查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