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237010049300771XN/2025-00057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5-02-07 发布日期: 2025-02-07
- 发布机构: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
- 标题: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2025年工作要点
- 发文字号:
2025年,济南市供销社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服务全市“三农”工作大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主要任务,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以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为主线,以组织服务农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根本任务,落实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生力军、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三件大事”,拉高标杆、争创一流,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培育优势,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一、夯实思想根基,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第一议题、民主集中制、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制度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意识形态风险。
2.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加强重点任务落实督导,积极融入全市农村“三变”改革,分类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制定深化综合改革工作任务书,推动综合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3.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做好新建项目谋划储备和在建项目提升挖潜。有序推进粮食仓储物流产业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落地,扩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项目、供应链项目等现有项目覆盖面,加快“英雄山1992文化产业园”、“泉润十方”生活馆、“济供农服”等自有品牌项目提档升级。
4.做好资金投入保障。规范落实《社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按时收缴并合理使用社有资产收益,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政策支持,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
二、构建农资保供稳价体系,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
5.构建完善农资仓配体系。积极融入省供销社“5+5+N”农资仓配体系,支持省级农资仓配基地项目建设落地。加快完善我市“1+1+N”农资仓配保供体系布局,全市系统农资仓储能力达到7万吨。
6.提升农资流通服务能力。以“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基层网点”为框架,打造广泛覆盖、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农资经营网络,改造提升各级农资经营网点50个以上。推动农服集团“1+8+X”基层农资服务网络建设,优化产销对接、集采集配等农资销售服务模式。
7.保障农资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大力推广绿色农资商品和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等肥药减量增效良技良法,助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农资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供销社流通渠道。
三、构建土地托管服务体系,担当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生力军
8. 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供销社”托管服务模式,通过“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推动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增收。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市系统托管土地面积达到170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545万亩次。
9.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基层供销社广泛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发展供销社有控制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以实用、管用为原则改造提升为农服务中心3处。补强粮食烘干仓储等薄弱环节,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2300吨。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均等化、多元化、精准化。
10.健全规模化经营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承担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土地托管服务领域,提升规模化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手段,打造为农服务特色品牌,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形成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构建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成为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
11.构建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体系。服务保障山东供销智能仓配和应急保障(济南)基地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谋划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应急保障基地,提升粮食储备加工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强系统资源整合,积极参与省社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供销社骨干企业纳入全省应急保障体系。
12.持续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扩面提质。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改造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点35个。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计划改造提升区级供销快递分拣中心2个、镇(街道)供销快递服务站10个、村级供销快递服务社30个。
13.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推动全市供销社系统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拓展订单农业、基地直采、联采直供等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发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新模式,办好“供销大集”等各类促消费活动。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完成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助销工作。
五、做强做优社有企业,培育服务现代农业新引擎
14.推动社有企业提质升级。聚焦现代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社有企业做强做优。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平台中枢作用,推动市供销社各社有企业横向联合及省、市、县社有企业纵向合作,带动全市系统社有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打造为农服务“一盘棋”。
15.推进再生资源业务发展。聚焦服务国家“两新”工作大局,扩大“两网融合”便民回收服务站覆盖面,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计划建设分拣中心4处、回收网点40个,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打造“蓝帐篷”服务模式,培育再生资源行业标杆企业,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龙头联合合作,丰富经营业态。
16.激发供销社市场发展活力。坚持传统市场提升与新型市场培育并举,通过转型升级、环境焕新、业态丰富、服务创新等夯实市场基本盘,提升市场吸引力、竞争力。扩大展会影响力,举办好中国(济南)第十九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十三届茶文化节、中国(济南)第十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
17.持续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优化社资委运行机制,推动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企业内部投资、财务资金、风险防控等管理制度,加强社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巩固提升社有资产清查和合同专项整治成果。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产,完善经营性房产租赁价格市场化调整机制,促进社有资本回报提升。
六、加快基层组织振兴,建强供销社发展根基
18.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发展质量。积极融入“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空白抓重组、薄弱抓改造、较强抓提升”为路径,将基层社改造提升与为农服务中心打造、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社有企业发展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实现镇(街道)级基层社服务功能涉农镇(街道)基本全覆盖。
19.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村“两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合作,通过“村社共建”、村“两委”领办等模式,提升共建水平。通过出资创办、入股参办、服务带动等多种方式,培育“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办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农民范围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
20.做实用好合作发展基金。规范市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提取、使用、管理工作,指导区县社设立合作发展基金,推动合作发展基金健康规范运行。围绕为农服务主责主业丰富项目储备,建立提前谋划、评审论证、入库储备、排序优选、绩效目标等规范化、程序化的项目管理体系。
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2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抓学习、强调研、夯基础、提质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基层党务干部能力素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拓宽“党建+”内涵,扎实开展“双报到”等实践活动。
2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标准推动“两个责任”、“一岗双责”落实,深化运用执纪“四种形态”,紧盯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抓好监督。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三不腐”。
23.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实在实干实绩导向,完善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好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工作。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24.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审计式”监督检查机制化常态化运行,加大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优化政务公开和市民服务热线12345工作机制,做好国家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强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建设,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治社、依法经营能力,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